VR赋能党史课 津门高校重构红色记忆
清明前夕,天津财经大学税务系教师党支部创新构建"数字孪生+党史教育"模式,在中国移动(天津)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开展"全息红船"主题研学。活动依托5G+XR技术构建时空隧道,实现历史场景毫米级还原,打造可交互的立体党史课堂。
体验VR头显设备
在数字复刻的一大会址中,全景扫描系统精准捕捉南湖波纹动态,触感手套同步传递红船木质纹理。党员佩戴轻量化MR设备参与纲领起草过程,通过手势识别技术"执笔"签署文件。"当虚拟墨水在绢布晕染时,连纸张纤维的触感都真实可辨。"参与教师描述道。生理传感数据显示,82%参与者在红船场景体验时心率显著波动。
技术团队创新开发多模态感知系统,将历史事件解构为可交互数字资产。党员们置身1921年上海街头,通过空间音频捕捉游行口号声浪,体感装置模拟出传单纷飞时的气流变化。在会议场景还原环节,AI算法实时生成代表发言时的微表情,瞳孔追踪技术捕捉每位参与者的专注度变化。
"这种全感体验让《党简史》第三章内容转化成立体记忆。"支部书记指出。活动后开展的认知测试显示,关键史实记忆准确率较传统教学提升63%。基地同步上线的"数字一大"教学资源库,已收录12个可交互历史事件模块,支持动作捕捉式宣誓等定制化党建功能。
本次活动形成的"四维党史教学法"(场景维度、交互维度、情感维度、认知维度)将纳入高校党建质量提升工程。据悉,该支部正研发"红色基因数字图谱",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跨区域VR党建资源共建共享,计划在七一前完成平津战役纪念馆等6个天津红色地标的数字化复刻。
